結合過硫問題,還必須講一下后硫化。盡管后硫化是因貯藏過久而在室溫下產生的,但其特征是抗張應力和硬度不斷增加,情況和過硫引起的定伸強度上升的特點非常相似。其機理與因過硫而使抗張應力上升的機理也十分相象,所以這里有必要加以討論。
應該指出,室溫下產生的后硫化,不僅是由于硫化后殘余游離硫的結合,還或多或少如下面方程式6所示(將在后面詳細闡述),由于多硫鍵變短并同時形成額外交聯鍵所致。
在此反應中,Sx鍵當然在重新生成橋鍵之前產生斷裂,此后即變短。在以橋鍵形式結合的硫鏈斷裂過程中,硫黃活化機理起了作用。這里也發生重新交聯,并與以后要講的交聯過程相似。能活化游離硫的促進劑在它們未被分解而殘留下來之后,當然也能使交聯的多硫鍵活化并使之斷裂。換言之,它們也能促進后硫化。因此,熱穩定性高的促進劑最能引起后硫化。
方程式6所示之反應機理,只有交聯鍵中的硫原子數(x)大于2時方能出現。但在以二硫代氨基甲酸鹽、秋蘭姆和噻唑類促進劑硫化時(以后將說明)所形成的多硫鍵總比用堿性促進劑形成的少。而堿性促進劑要比酸性促進劑需要較多的硫黃才能得到特定的定伸強度。因此,這種后硫化現象在堿性促進劑的硫化膠中要比酸性促進劑的硫化膠更加顯著。
盡管交聯度和抗張應力有所增加,后硫化總是使機械性能和彈性受到損害。根據圖1和圖2,如果交聯密度繼續上升,硫化膠將進入皮革狀態區域。這時機械性能和彈性都將遭受嚴重損害,因而制品沒有多大使用價值。
這些后硫化過程,以及環化作用都是質量的破壞性反應,也屬于整個復雜的老化過程中的一環。